患鵝口瘡的嬰幼兒,他們的口腔內,臉頰內側和舌頭上,都可看到白色、豆腐乳樣的大小顆粒。這些顆粒看起來也像奶渣,用力強行擦掉可能會出血。嬰兒患鵝口瘡,似乎不痛,卻可能不舒服,食慾也不好。
為什麼會生鵝口瘡
嬰兒出生的時候,經過產道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他們的嘴巴就有念珠菌的存在,有些時候免疫力與微生物間的平衡,也可能暫時失去,此外,若我們給這些嬰兒使用抗生素或類固醇,生態也就變得不平衡了。在生態不平衡情況之下,黴菌活躍,鵝口瘡就出現了。
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事項,以減少寶寶鵝口瘡的發生:
一、餵奶前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
二、奶嘴、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二十分鐘以上,並且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三、哺餵母奶者,餵奶前需仔細清潔乳頭、乳暈,保持胸衣的清潔及乾燥。
四、寶寶的玩具應該定時清洗,清潔時,可浸泡攝氏五十五度之清水至少十分鐘。
五、每次餵奶後,應立即餵一、兩口開水,幫寶寶清除口腔內所殘留的奶渣。
六、哺餵母奶的寶寶,除了寶寶需接受抗黴菌藥物的治療,媽媽也要接受治療,以避免互相以及反覆感染的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我想鵝口瘡也不例外。養成良好的口腔與餵奶時的衛生習慣是最實際的。畢竟寶寶的健康,就是家長的快樂,相信每位父母都會很樂意來協助自己的寶貝遠離鵝口瘡,並且快快樂樂的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