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0~1歲嬰兒需要之營養素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周怡宏主任表示,嬰兒時期營養素的需要量是以最低需要量再加上安全量來計算。與成人比較,嬰兒每公斤單位體重所需的營養素量遠較成人多。除總量需足夠外,更需注意品質之良窳。

1.熱量
嬰兒每日所需的熱量如下所示:
總熱量=基礎代謝量+活動所需的熱量+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所需熱量+生長所需熱量
參考嬰兒身高體重成長曲線,評估其整體成長狀況,是最簡易了解嬰兒每日攝取熱量是否足夠的指標。

2.蛋白質
蛋白質是細胞中細胞質基本成分,成長期必須攝取適量蛋白質。母奶或配方奶是嬰兒第一年的主要蛋白質來源。蛋白質不足可能是因配方奶過於稀釋、持續的腹瀉、嚴格的素食、多種食物過敏或貧窮等因素引起的。如嬰兒增加奶量以彌補熱量不足,結果嬰兒攝取的蛋白質、鈣、磷等過多,最後會導致腎臟高溶質負荷及脫水。

3.脂肪
嬰兒脂肪建議攝取量為每攝取一仟卡熱量,則攝取3.8~6公克脂肪(約佔總熱量的30~54﹪)。母奶與配方奶中所含脂肪量即為此量。脂肪攝取量如果低於上述建議攝取量(如以脫脂奶餵養嬰兒),將使總熱量不足。脂肪中的亞麻油酸是嬰兒生長及維持上皮組織完整所需,攝取的總熱量中約需有3﹪來自亞麻油酸。母奶熱量中約有5﹪來自亞麻油酸,嬰兒配方奶熱量中約有10﹪來自亞麻油酸。

4.醣類
醣類的需要量與蛋白質、脂肪需要量相互有關。通常每日總熱量中約需有40~60﹪來自醣類。母奶中所含醣類佔總熱量的37﹪,配方奶中所含醣類佔總熱量的40~50﹪。

5.水分
水分比蛋白質、脂肪、醣類三大營養素更為重要,新生兒體內水分約佔體重的75~80﹪,嬰兒則約佔70﹪(成人約60﹪)。愈小的嬰兒,腎臟濃縮尿液能力愈低,因此一旦水分不平衡時,則容易受傷害。
一般母奶或沖調適當的嬰兒配方奶,均能供應嬰兒所需要水分。但嬰兒配方奶如果濃縮或生活環境炎熱而潮濕時,則需增加水分供給量。嘔吐、腹瀉時也需增加水分供給量。以水分代替奶水或以過度稀釋嬰兒配方奶餵養嬰兒,會引起低血鈉反應。

表一 嬰兒及孩童每日所需水分 年齡 水的建議量(毫升/公斤體重/日)

10天 125~150
3個月 140~160
6個月 130~155
1歲 120~135
2歲 115~125
6歲 90~100
10歲 70~85
14歲 50~60

6.礦物質
(1) 鈣質:嬰兒正值骨骼與牙齒快速發育時期,應攝取足夠鈣質供成長發育所需。
(2) 鐵質:是嬰兒飲食中礦物質最重要的一種。母體鐵質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足夠供應出生後到4個月期間鐵質需要。母奶中鐵質之生物利用性高,但含量不高,僅餵母奶而未添加其他食物的嬰兒,約在4~6個月即開始呈鐵質負平衡。所以不論是餵食母奶或嬰兒配方奶之嬰兒均需於4~6個月齡時開始添加含鐵質較多的食物。需注意一歲以內的嬰兒不宜喝鮮奶或全脂奶,因含鐵質少且含有抑制鐵質吸收因子。
(3) 鋅:正常新生兒體內並無儲存鋅,出生後由母奶或嬰兒配方奶中能供應嬰兒所需的鋅,喝母奶的嬰兒體內含鋅較喝配方奶的嬰兒多。
(4) 氟:在防止蛀牙上極為重要。母奶中所含氟量極少,配方奶含量較母奶多。市售嬰兒食品如嬰兒專用穀粉、雞肉泥等內含有氟,或使用加氟之自來水亦能得到氟。但有些研究者認為嬰兒不宜添加氟,以免引起氟中毒。

7.維生素
(1) 維生素A:每100毫升母奶中含有17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如果每日攝取母奶800毫升,則約可得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
(2) 維生素D:母奶中的維生素D較少,因此餵母奶的嬰兒需作日光浴。一般僅包尿片的嬰兒每週約需30分鐘;穿著衣服、不帶帽子的嬰兒每週約需2小時。嬰兒配方奶則由於所含維生素D足夠嬰兒的需要,因此不必另外補充。
(3) 維生素B:
˙維生素B1:與能量代謝及神經傳導有關。
˙維生素B2:與能量生成及胺基酸代謝有關。
˙維生素B6: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所需。
˙菸鹼酸:是熱量代謝所需之維生素。
˙維生素B12:素食母親的母乳中缺乏維生素B12,尤其是懷孕前長期素食的母親或惡性貧血的母親分泌的母乳中維生素B12均缺乏。
˙維生素C:母奶中維生素C含量受母親飲食中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因此餵母奶的母親需注意飲食均衡;嬰兒配方奶中所含維生素C不足,應須注意添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