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早產的早期症狀

病人在發生早產前常會有類似下腹脹痛、下墜感,像月經來潮時的脹痛或痙攣腰酸、陰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症狀出現,均應特別注意。而部分病人之症狀則以腰酸來表現,並無下腹痛現象。這些症狀都是在子宮規則收縮發生早產之前常見的警訊,應該儘速處置。除了安胎的藥物之外,病人在就診之前或安胎治療出院後,仍應多臥床休息。醫師建議早晚最少各臥床一小時,並視情況需要增加臥床時間及次數。若有早期破水、子宮頸擴張或羊膜膨出至子宮頸或陰道的現象,均應趕緊住院治療。

學習觀察子宮收縮頻率

在超過妊娠三十週後,子宮收縮次數才開始增加,但也很少超過每小時四至五次,所以對於容易發生早產的孕婦,一般都建議媽媽嘗試學習以手去感覺下腹部子宮的收縮,如果每小時子宮收縮變硬超過四至五次,表示子宮收縮的次數增加,子宮變得不穩定,有發生早產的可能性,需要臥床休息或進一步處理。過去文獻有很多證據顯示,病人在發生早產之前七天內,尤其是發生前二十四小時,子宮收縮的次數會增加。因此在子宮收縮次數明顯增加,而臥床休息卻無法改善時,應盡速與醫護人員聯絡或至醫院就診。


轉貼http://www.mmh.org.tw/obs/highrisk_edu004.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